Return to site

泰國城市驚奇特輯(1)

暹羅藝術雙城生態 Art Ecosystem in Siamese Cities

By Laura Shen

文/申雁冰

泰國藝術驚奇

泰國禁片《莎士比亞必死》與其姊妹篇《審查必死》被泰國新聞當局查封後,終於在2014年新加坡美術館舉辦的東南亞電影節上公映。我前往電影放映室現場,聆聽了導演 Ing Kanjanavanit 的創作分享會。電影中頭戴皇冠的獨裁者被指影射泰國王室以及 2006年在軍事政變中垮臺的前總理他信·西納瓦,紅袍骷髏影射「紅衫軍」。這部涉及敏感話題影片的製作人,正是泰國著名藝術家Manit Sriwanichpoom, 在他極具個人風格的《粉紅男人》攝影系列中,手推超市購物車的粉紅西裝男人在不同場景下局外人般冷漠遊走,場景結合泰國70年代民主運動、軍事政變、都市消費、佛教信仰以及亞洲金融危機。

The main cast and the Director Ing Kanjanavanit of film Shakespeare Must Die, which is banded by Thai government

The main cast and the Director Ing Kanjanavanit of film Shakespeare Must Die, which is banded by Thai government

ManitSriwanichpoom創作的以巴厘島風景為背景 的《粉紅男人在天堂》系列作品。 Pink Man in Paradise 2003

Manit Sriwanichpoom創作的以巴厘島風景為背景 的《粉紅男人在天堂》系列作品。 Pink Man in Paradise 2003

ManitSriwanichpoom的《粉色恐怖》呼應了泰國70年代民主運動與社會騷動。Horror in Pink  #2,2001, Credit of VU l'agence

Manit Sriwanichpoom的《粉色恐怖》呼應了泰國70年代民主運動與社會騷動。Horror in Pink  #2,2001, Credit of VU l'agence

泰國藝術一度被認為享有高度創作自由,免受新聞審查干擾。它根植于泰國龐大的民間社會,尤其是城市中產。作為藝術創意的集中地,曼谷與清邁兩大城市帶來迥異的雙城藝術生態圈。一個是泰國社會尖銳矛盾的發生地、包容世界文化的國際都市,一個是泰北文明縮影,探尋傳統農墾與宜居城市間的平衡。

手推超市購物車的粉紅西裝男人是Manit Sriwanichpoom作品的典型形象,身著浮誇的粉紅色在繁華的曼谷都市街頭購物,捕捉了消費社會的扭曲價值。 Hungary Ghost, 2003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VU l'agence

手推超市購物車的粉紅西裝男人是Manit Sriwanichpoom作品的典型形象,身著浮誇的粉紅色在繁華的曼谷都市街頭購物,捕捉了消費社會的扭曲價值。 Hungary Ghost, 2003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VU l'agence​

《粉色人生》是Manit Sriwanichpoom模仿法國著名油畫作品塑造的攝影系列。一個遊走的泰國中年男子在巴黎愛菲爾塔、白人美女、浪漫戀愛等不同場景中,反應了藝術家對西方社會的玩世現實主義態度。La vie en pink, 2004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VU l'agence

《粉色人生》是Manit Sriwanichpoom模仿法國著名油畫作品塑造的攝影系列。一個遊走的泰國中年男子在巴黎愛菲爾塔、白人美女、浪漫戀愛等不同場景中,反應了藝術家對西方社會的玩世現實主義態度。La vie en pink, 2004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VU l'agence

Manit Sriwanichpoom Beijing2006年 Manit Sriwanichpoom將視角對準了高速發展的中國都市北京,通過對不同國度遊客一般的遊走,思考共同的全球性問題。Pink No.02, (Financial Street) 2006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 VU l'agence

2006年 Manit Sriwanichpoom將視角對準了高速發展的中國都市北京,通過對不同國度遊客一般的遊走,思考共同的全球性問題。Manit Sriwanichpoom Beijing Pink No.02, (Financial Street) 2006 Credit of Manit Sriwanichpoom, VU l'agence

broken image

曼谷:群體爭執,身份融合

代表現代泰國文化正統的曼谷,是素可泰—大城—吞武裏—曼谷王朝的集大成者,也是王室、軍隊、城市中產和黨派政治的角逐地。不同區域間、城市與鄉村間的激烈矛盾貫穿泰國日常事務,曼谷是衝突的生動見證者。曼谷藝術家生動表達了他們作為城市中產的視野,比如代表中產市民利益的政治團體「黃衫軍」的支持者凡賽·西科特,2005年創立藝術專案「藝術家党」以諷刺他信及其泰愛泰黨,並為黃衫軍制作示威台佈景、體恤衫、宣傳冊,用視覺藝術的形式參與到曼谷街頭血肉模糊的紅黃陣營衝突中。頻繁的軍人政變纏繞著這個古老國度的政治演進,自1932年民党政變建立君主立憲制以來,軍隊、王室與民選政府較量不斷,曼谷藝術家納堤·尤塔瑞在《卷筆刀》、《黃色即全部》、《悲劇的誕生》等油畫中表達了對複雜政局的悲情。

Natee Utarit - The Birth of Tragedy_2010 - Singapore Art Museum Collection

Natee Utarit, The Birth of Tragedy, 2010, Singapore Art Museum Collection

Vasan Sitthiket, sitting on the mountain watching dogs fighting 2011, photo credit from Vasan Sitthiket

Vasan Sitthiket, Sitting on the mountain watching dogs fighting, 2011, photo credit from Vasan Sitthiket

作為東南亞唯一免於殖民地命運的國家,泰國踐行了拉瑪五世設計的國門開放、引進西方制度、成為大國角逐緩衝帶、保持政治中立的國策。曼谷是諸多國際機構駐扎地、國際會議舉辦地,國際化人才帶動了曼谷藝術的別樣生態。泰國現代藝術之父、義大利人柯拉多·費洛奇1923年應泰王拉瑪六世之邀,前往曼谷宮廷事務部美術系教授西洋雕塑。1944年義大利向盟國投降後加入泰國籍,更名Silpa Bhirasri,在曼谷創立泰國藝術大學,成為泰國藝術家搖籃,培養了納堤·尤塔瑞、雕塑家Thawatchai Changkwean、營造清萊黑廟的藝術大師塔挽·達查尼、設計清萊白廟的Charlermchai Kositpipat等傑出藝術家。Silpa Bhirasri還為曼谷打造了諸多地標性雕塑,包括民主紀念碑、勝利紀念碑、拉瑪一世雕像等。泰國工藝美術則得益於另一位西方人金·湯普森,曾是美國中情局間諜的金·湯普森從曼谷的一次旅行中發現泰絲的價值,后創立同名泰絲品牌將其推廣于世界。

泰國現代藝術之父Silpa Bhirasri

泰國現代藝術之父Silpa Bhirasri

Main House of Jim Thompson

Main House of Jim Thompson

美國中情局間諜Jim Thompson向全世界推廣了泰國手工藝。1967年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金馬倫高地離奇失蹤,至今仍是神秘的未解之謎。

美國中情局間諜Jim Thompson向全世界推廣了泰國手工藝。1967年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金馬倫高地離奇失蹤,至今仍是神秘的未解之謎。

broken image

清邁:泰北地理,農業國度,城鄉和諧

以清邁為中心的泰北接近滇緬文化,與緬甸、老撾、中國雲南可追溯到同一文化圈,泰國清邁、中國景洪、緬甸景棟、老撾瑯勃拉邦四地至今方言可互通。清邁屬蘭納古國,即八百媳婦國,13世紀西雙版納景洪與清盛聯姻,後代孟萊王帶領西雙版納傣族和蘭納抗擊蒙古軍,16-18世紀一度被緬甸控制達二百年之久,直到鄭信抗緬光復大城,清邁才逐漸納入泰國領土。今天,清邁聚集了泰、華以及苗、瑤、阿卡、克倫等少數民族,泰北還聚居了由國民黨余軍構成的「雲南村」。

Torlarp (far left) and Rirkrit Tiravanija (second from left) at Gallery Seescape, photo from bk.asia-city.com

Torlarp (far left) and Rirkrit Tiravanija (second from left) at Gallery Seescape, photo from bk.asia-city.com

祖籍潮州的客家人他信·西納瓦及其小妹英樂都成長於清邁,泰北民眾一度是他信家族政治勢力的支持者,即廣大農業人口與貧苦村民。如果曼谷上演了城市中產與農村農民的激烈對抗,那麼清邁則為裂痕提供了融合劑。就在清邁聖巴東村,藝術項目「土地計畫」自1998年起致力於將廢棄稻田重新開墾,藝術家與清邁大學學生用藝術創意發掘土地的可能性,探索鄉土社會與城市、小農經濟與現代發展、人與自然的平衡。與今日中國許多都市一樣,清邁也飽受霧霾和空氣污染困擾,追逐經濟利益導致的焚田開荒,是現代經濟對土地的又一次侵蝕。據此,「土地計畫」所宣導的鄉村實驗,意義非凡。

the land foundation, photo from bk.asia-city.com

The Land Foundation, photo from bk.asia-city.com

「民以食為天」是每個亞洲國度的生活哲學。生活在清邁的泰國藝術家裏克力·提拉瓦尼將泰國香米和咖喱廚房搬入畫廊,用味覺將世界各地的人們連接。作為出生阿根廷,成長于泰國、埃塞俄比亞、加拿大,在紐約、柏林、清邁生活的藝術家,裏克力對泰國農業文化的世界形象深有感觸,「泰國香米」、「泰式咖喱飯」這些名片式的食物,究竟傳遞了泰國文化的精髓,還是製造了偏見與隔閡?值得思考。

Rirkrit Tiravanija changed gallery into a Thai curry kitchen
Rirkrit Tiravanija changed gallery into a Thai curry kitchen

Rirkrit Tiravanija changed gallery into a Thai curry kitchen

The End

首次發表于香港《a.m.post》雜誌2016年6月刊

broken image

Abbey Laura San is a creative writer on city, architecture,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ety of Asia. She reflects on how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through aesthetic,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way.